2025年第一季度,環球宏觀經濟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。由於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導致市場情緒急劇下降,並引發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,美國例外論受到了挑戰。相比之下,德國的財政制度改革促使整個歐洲的前景顯著改善,引發固定收益市場顯著的分歧。
今年3月,德國議會批准了即將上任的總理梅爾茨放寬借貸限制的計劃,將國防和安全支出從德國嚴格的債務規定中排除。這亦促進了創建5000億歐元基礎建設基金,計劃在未來12年內運行。因此,德國國債在隨後的整個歐元區拋售中首當其衝,收益率在宣佈後創下自1990年統一以來的最大單日升幅(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)。隨著焦點轉向美國「解放日」前關稅的影響,市場疲弱在本季度末出現部分逆轉。
美國國債本季度表現優異,收益率下降(價格上漲)以應對疲弱的經濟活動數據。加拿大亦面臨關稅不確定性,導致收益率下降,儘管其表現落後於美國。
企業債券市場存在明顯的分歧。美元計價債券在投資級別和高收益債券的表現均優於歐元債券。投資級別債券是由信用評級機構確定的最高質量債券。高收益債券更具投機性,信用評級低於投資級別。
在英國,政府的春季預算案強調了滯脹前景和脆弱的財政狀況,影響了資產表現。英國國債收益率收盤略微上升。
在亞洲,日本政府債券的表現遜於所有主要市場,收益率上升,原因是第四季2.2%的強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以及通脹上升,表明日本央行可能加息。相反,在中國,基本上通貨緊縮的前景阻止了收益率的上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