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典研究:每周步行四小時中風傷殘減四成

【本報訊】中風可致永久傷殘,患者隨時失去自理能力,要依賴他人照顧生活。上班族要預防中風可由日常做起,瑞典一項最新研究發現,簡單如多走路,即每星期走路最少4小時,受嚴重中風之苦的機率可降低四成多,建議平日要多活動。本港腦神經科醫生表示,定期運動包括多步行,可改善血壓及膽固醇水平,對血管健康有益,配合健康生活習慣及定期檢查是防病之道。

健康蘋台記者:梁麗兒


瑞典哥德堡大學(University of Gothenburg)一項研究,跟進925名2014年至16年間因中風入院的長者,平均73歲,了解中風的嚴重程度及病發前的運動習慣關係。整體有八成病人出現輕度中風,52%病發前則屬極少運動一族。

分析指出,過往有輕度或中等程度體能活動量的長者,較少出現嚴重中風。中等程度體能活動量、即每星期有2至3小時,進行急步行、游水或跑步的人士,最多有89%人只出現輕微中風情況。

體能活動量屬輕度的一群,例如每星期至少會走路4小時的人,有85%為輕微中風,換言之,15%為嚴重中風。但中風前屬極少運動的長者,輕微中風比率只有73%,嚴重中風者高達27%,可見日常多進行體能活動,包括簡單的步行,或有助減低日後出現嚴重中風的機率,兩者相差44%。研究人員指出,多做運動會固然更佳,建議可研究運動量與達到預防中風效果的關係。

本港腦神經科專科醫生袁孟豪表示,「三高」包括高血壓、高血糖及高血脂,可加劇血管的粥樣硬化,增加血管栓塞及中風危機。過往不少研究發現,有運動習慣的人,會較少出現高血壓,即使已有高血壓的人,定期做運動病情也會較易受控制。另外,帶氧運動可幫助燃燒脂肪、減低壞膽固醇水平及身體炎症,都有助預防血管疾病,包括中風。

中風在本港是導致身體永久傷殘的首位原因,袁指,中風的嚴重程度,要視乎多個因素,包括腦部受損位置及範圍等,例如腦幹或小腦中風隨時可致命,左腦出現中風,一般也比較嚴重,可影響病人的右手及右腳活動能力,日後生活質素或會明顯下降。若語言區受損,則會影響病人的表達及理解能力,之後進行復康訓練也相對較困難。另外,嚴重中風可令人失去自理能力,生活要依賴別人照顧,如長期卧床,出現感染、肺炎等併發症致命風險也較高。至於輕微中風,會在病發後半年至一年內慢慢康復,隨後病情會趨穩定,但一般難以百分百康復及回復正常。

袁建議市民儘管生活忙碌,都要抽時間養成定期運動習慣,有助生活減壓,亦要配合健康飲食、戒煙、和定期進行體檢,了解自己有否三高等高危因素,及早預防中風。

 

資料來源:健康蘋台